庆长文库网

庆长文库网 > 思想汇报 > / 正文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

2022-12-14 14:55:03

摘 要:在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的历史进程基础上,结合四门必修课程当下的展开,以教育部规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08年修订版内容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焦点性问题及对策作探讨。

关键词:历史回顾;当下展开;焦点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265-03

1 历史地回顾

1956年高教部规定内容:

《马列主义基础》,《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982——1984年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

1985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

思想教育课程:《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选修);

1986年增设《法律基础课》;

1987年有《形势与政策》和《法律基础》(必修),《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选修);

1992年将《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选修)三门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

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以“两课”称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1998年为《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

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新的课程设置方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形势与政策》(选修);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了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课程规定为必修课,强调指出:“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随后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确定科目具体的标题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07党的十七大召开后,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的要求,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修订版)》 四本教材进行了修订;修订版教材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工作部署。

随即2008年修订版教材于2008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教育部下发文件(教社科司函[2008]3号)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从2008年春季开学起,要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08年修订版)。并请各地及时将高校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2 四门必修课程当下的展开——首先须明确的问题

(1)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 

(2)现实思想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四次思想交锋,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92年姓“资”和姓“社”问题,1997年主要围绕国企改革“公”、“私”问题的讨论,2005——2007年由于贫富悬殊引发的“改革问题”的大讨论;高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切。

(3)哲学理论依据:实践与理论的辩证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

(4)学科目标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

(5)内容结构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中的焦点性问题及对策

3.1 教材建设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中国近代史纲要》四门课的章节分别有八、七、十五、十章,整体形式上感觉不象一套系统,数字悬殊过大,建议将每一科目的内容整合成具体的八到九章就可以。另外的焦点是要求与十七大相关新内容新提法“一以贯之”并对四门核心课程在横向上的关系以及重点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如涉及2008年修订版教材所补充的相关新内容体系上的再整合问题,包括修订完善2008年版的四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在教学参考与辅导材料上的“针对性、趣味性、时效性、新颖性”等问题。分而论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合二为一”前提下隐含着课程定位的科学依据从根本上说是“思想”、“道德”和“法律”除了区别之外还存在某种本质的联系,不然整门科目的标题所设置的“与”是有欠妥当的。各个章节除了灌输《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具体内容,乃至涵盖最新十七大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都需要“道德学”与“法理学”或“法哲学”等相关背景支援,由此建议整合压缩现有的第一、二章为一章内容,相应在绪论之后增加一章“思想、道德与法” 的经典论证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前提下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在此基础上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上除了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2003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从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四个方面所作的科学概括外,还应跳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升华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问题上,坚持认识世界为改造世界服务,而不一味追求建立认识世界的纯粹概念体系。比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等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就非常鲜明地阐明了自己的哲学理想,指出其所在时代的哲学家们受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把哲学仅仅限定于解释世界的领域,仅仅致力于建立各种各样的“解释世界”的哲学体系,“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这是远远不够的。认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哲学家必须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把目光投向改造世界,实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既要认识世界,看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标准,世界的可知性和思维的“客观真理性”都必须由实践来证明;又要看到人的实践在改变周围环境和改变人自身两方面的作用,坚持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就是要立足透过当代资本主义表层的一些新变化,肯定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趋势与客观规律,为实现人类最崇高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而努力奋斗,落实于强调继续解放思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其最终的归旨就是要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进程中为共产主义社会蓝图添砖加瓦。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某种程度上综合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叠在一起的焦点问题:就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围绕“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各个理论成果有何重大意义”问题上以及怎样重新契合十七大的最新提法,从而将各民族与全社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具体来看,2008年修订版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四个问题、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等内容实际上贯彻了这些最新的集中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第一章也由此为整体把握教材的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重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不过引发的类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标题调整的现实性问题也很凸出,换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否更贴切、更具有指向性?详细论述可以参见杨瑞森先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定位问题的科学界定和阐发》 一文,此处不赘。

(4)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过渡到《中国近代史纲要》问题,由于两者在横向上同其他科目比较而言存在更为紧密地联系,如具体内容上的相互援引,方法论上总体遵循“史论结合”展开的同时前者重“论”、后者重“史” ,在纵向上一方面“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本质上是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离不开时空跨度上将中国近现代史作为阐释的某种历史依据,另一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的“三段论”: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7)的落脚点与归宿则“回向”于在“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性任务过程中,对现行主义、道路、领导阶级、制度、国策等的历史选择问题,这些根本上说同时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与重要成果”及其方法论指导息息相关。即便如此,过于断代史的历史纵向“建构性”与这门课横向上本质的“交叉性”仍相距甚远,以致一开始就有人质疑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因此有必要从教材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高度明确其“思想政治性的指向性与交叉性学科的定位:用“近现代史”的“矢”瞄“思想政治”之“的”,在政治与历史的大“集合”下界定思想政治的“交集”内容,统筹兼顾,课程安排上建议《中国近代史纲要》应该放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之前讲授,并且关注教材事实上“与高中政治历史内容大量重复的现状”能否待下次修订中删繁就简使内容再精炼些,参考《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类的教材并充分考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1-3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实施以专题史体系的架构将“中西古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重新整合编排的经验得失,本着对历史“温情与敬意”的态度,在原始史料的选择上汲取传统史学的真精神,尤注重中西古今“大历史”视野下汇聚政治、历史、哲学思想于一身的历史人物的担当情怀,进而切入时代与改革主题相激荡的风云实践,重新考量中国近现代史这一特定断代史的谋篇布局,使中高等教育在政治历史类课程教学方面达到逻辑与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笔锋至此,建议以后“名正”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政治史纲要》似更“言顺”,从而将“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新的世界观”贯彻到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的教材体系中。

3.2 课堂教学上

课堂教学上除了传统的理论说教方式,还可以做哪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除了所谓的“世情、国情、党情”之外,我们当前尤其要针对全国各省市高校(截至2007年5月18日共1909所)自己本身的“校情”、自己所处城市的“社情”,在社会实践与第二课堂方面充分拿出自己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独特性、新颖性的一整套教学实施方案来。教材可以统一,但教法则务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比如,高校除了利用传统的“红色资源”、“革命圣地”、“博物馆”等作为实践基地外,一些反映当前改革开放新领域、新事迹、新典型的案例也可进行实地考察追踪,而新近修订的国家法定假期也为校外实践提供了时间安排上的某种有利条件,再比如各省市的物质与非物质人类文化遗产完全可以拿来作为契合四门核心课程中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的宣导,在大地山河之“行万里路”中感知祖国人文山水、达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双重效果与目的。而对于一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人文景观如景德镇陶瓷陶艺文化亦可以作为贯彻“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素材、促进各高校横向上教与学方面的校际交流、合作、联谊,以点带面、沟通有无和优势互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将类似标签“世界只有一个瓷都”、“陶瓷是世界第五大发明”、“ 千年陶瓷原来也隐藏在china这里”体贴入微到被喻为“八九点钟太阳”的青年身心上,为十七大倡导的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走出去、引进来”,使各地的这种原创型文在“传承与创新”中得到普及,间接也为四年后的出炉、出路提供某种活生生的由就业向创业转变的物质精神载体。同时力争使各高校在自身的办学定位问题上有新的突破,使高校的“公益性、社会化、职业化、产业化”各得其所。比如高校产业化的提法有必要总结九十年代的“大张旗鼓”和当下“矫枉过正”心态下的“偃旗息鼓”两方面的经验得失,交出尽可能让各界满意的教育答卷。历史的人文积淀与具备持久生命力的一些特色学科群注定在某些高校可以作为经济的孵化器,走出各自产学研结合的新路来,并在相对合理的环境下尝试引入竞争、合并、重组机制,以达到优化高校的区域布局与层级效能的长远目标。由衷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能率先为高校贯彻继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精神吹响“理论先声”的集结号。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的成败在人,具体的就是如何进一步促成“作为教师的主导”与“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相长问题。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教师。 短期的突破除了教材的统一之外,教学实效的提升还有待于网络电子化优质资源的共享与疏导,由于四门课程大都在大一、大二的学生中开设,需要教师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的阶段特征,借助网络在教学上多一些互动的环节,尝试以团队建立起相应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层次的四门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络体系,并借鉴企业化、商业化的运作构建异地远程培训等项目,争取短期内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效果。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文件精神,整体来看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与教学纳入其中,通盘考虑,凝聚学科人才,建设学科梯队,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进而为当前所谓“师道不古”的世风下就如何汲取传统“人书俱老”之“老道”境界,铸就一种学识、涵养、人格魅力上的新“世范”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3).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委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R].人民出版社,2007. 

[3]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4]顾海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7,(2).

[5]徐文良.“两课”困境及前景[J].中国高教研究,2004,(5).

[6]张再兴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育教学的时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7,(12)